近期,24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41-244班分别开展《心灵解码:大学生心理健康守护计划》主题班会。活动融合AR技术、情景剧场、压力实验等创新形式,通过“认知-体验-行动”三维教育模式,为新生构建心理成长支持系统。
数据冲击:揭开心理健康的隐形战场
班会开场即带来震撼教育:动态呈现的WHO全球大学生心理困扰数据与24.6%的抑郁检出率曲线图,配合实时扫码生成的班级心理状态“情绪彩虹”(匿名结果显示:23%同学近期存在中度压力)。这些数据不是标签,而是提醒我们关爱自己的信号灯。
活动设置两大创新环节引发共鸣:
1. 沉浸式情景剧:学生自编自演的《食堂独食日记》《图书馆的眼泪》再现社交焦虑与学业压力场景,剧中人用emoji组合完成“心理画像”, 68%同学认定的“考试焦虑符号”。
2. 气球压力实验:通过给气球持续注气模拟压力累积,当“情绪爆炸临界点”警报响起时,计网243班王同学惊呼:“原来释放压力要像定期放气一样及时!”科技赋能:打造心理自助智能工具包
班会亮点纷呈的科技交互设计:
AR资源导航:扫描课桌二维码即可查看心理咨询室VR实景,预约流程通过3D动画分解演示;
动态心理检测:PHQ-9快速筛查生成个性化报告,压力温度计滑动条实时生成班级压力波形图;
智能干预推荐:输入“熬夜”“社恐”等关键词,系统推送定制书单与冥想音频,现场体验正念训练的同学脑电波数据通过可穿戴设备投影呈现。
行动承诺:种下心灵的种子
活动尾声迎来情感高潮:
-成长树计划:241班陈同学将写有“每天夸奖自己一次”的能量种子卡挂上班级心理树,树枝随即在投影中绽放花朵;
星空下的宣誓:在模拟星空的教室顶棚下,全体学生诵读《心理健康公约》:“我承诺,不把焦虑当秘密,不让孤独成习惯...”
学生感言:
“原来呼吸训练真的能降低心率!”计网244班刘同学在体验4-7-8呼吸法后,智能手环显示心率从98降至76次/分。“那些总在朋友圈发'我很好'的同学,可能正需要这样的活动。
本次班会通过科技感与人文关怀的交织,打破心理健康教育的刻板印象。阳光总在风雨后,而真正的心理成长之旅,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