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赋能思政教育 辅导员沙龙共探育人新路径 ——我校成功举办2024-2025学年第四次辅导员沙龙活动
日期:2025-07-12 14:16:13  发布人:xsc  浏览量: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探索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创新模式,72上午,由党委学工部主办辅导员协会承办教育学院珠宝与艺术设计学院协办的 “短视频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影响和运用” 主题辅导员沙龙在我校嘉定校区教工之家举行。全体辅导员围绕短视频在思政教育中的实践应用展开深度研讨。

 

本次沙龙从直面短视频影响下网络育人现状,厘清网络育人痛点;明确四大原则,守好网络育人阵地;找准角色定位,提升教育效能;聚焦关键方法,激活育人动能等几方面展开。

接着参与辅导员围绕 “如何高效管理短视频平台舆情”“线上线下协同育人策略”等话题进行充分讨论,辅导员们言辞流利、妙语连珠,通过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加深了对短视频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主题论坛中碰撞思维火花,大家共享经验,合力优化网络育人策略

 

 

此次沙龙为辅导员搭建了赋能平台,助力把握网络思政规律、创新育人载体。为我校深化“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我校将持续深耕网络思政阵地,推动辅导员队伍以更专业的姿态引领学生在 “数字原住民” 时代筑牢思想根基,护航成长之路。

 

短视频既可能带来“消耗性快乐”的浅层娱乐,也能通过兴趣爱好实现“补充性快乐”的深度价值传递。需以积极姿态引导学生在短视频浪潮中筑牢思想根基,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创造。——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辅导员 刘华

短视频内容选题应该贴近学生需求,紧扣就业、环保、科技等青年关切议题,以思政视角解读时政热点,增强内容的时效性与代入感;形式创新动态表达,采用脱口秀、rap、情景剧等多元形式,打造 “短而精”的沉浸式体验,适配Z世代碎片化学习习惯;传播策略强化参与,通过发起“我的思政课”等话题挑战,鼓励学生参与内容共创,实现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的转变。通过上述路径,思政短视频可打破刻板印象,真正实现“入眼、入脑、入心”的传播效果。——大唐信息技术学院辅导员 朱睿

针对短视频传播中的潜在风险,可以采用“三域协同”防控体系。比如内容审核,建立“政治敏感+专业素养”双维度审核机制,对文字、画面、人物言论等细节进行多轮筛查,必要时引入专家论证;传播监管,深入研究平台算法规则,建立舆情监测团队,通过技术手段与学生志愿者联动,及时响应负面舆情;技术保障,定期开展短视频制作培训,更新硬件设备,同时为校园服务器部署多重防护,确保内容安全与数据隐私。需在合规前提下提升内容吸引力,避免因过度保守导致教育效果弱化。——商学院辅导员 田园

创作高质量思政短视频强化底线思维,对低俗内容 “零容忍”,通过一对一谈话、案例警示等方式筑牢思想防线;主题融入,结合国庆等重要节点,引导学生将个人表达与爱国主义、青年奋斗等主流价值结合。更要注重素材挖掘,鼓励拍摄校园志愿服务、实践实习等真实场景,以 “身边故事” 传递正能量。——少数民族辅导员 麦吾兰·凯赛尔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要进一步提升技能,联合传媒专业教师开设专项培训,系统提升学生的摄影、剪辑与叙事能力;做好IP 孵化,对有影响力的“校园网红”进行定向培养,引导其转型为“思政骨干”,策划知识科普、文化传承类栏目。——PICH现代服务学院辅导员 伊晓静


核发:xsc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